映众Inno3D 2080 Super Gaming OC在最新版英伟达官方驱动下,会失去温控,即风扇不会调速,即使高负载,风扇也处于停转或者怠速状态,直至GPU过热黑屏死机。
原版vBIOS更新驱动后,GPU-Z中的功率传感器和风扇传感器全部消失,采用各种风扇调速软件也无法手动控制风扇转速。
一种方法是回退到545.92之前的驱动,在老版本驱动下,一切正常。
另一种是刷KFA2的vBIOS,然后重新安装驱动,重启之后可以正常使用。
映众Inno3D 2080 Super Gaming OC在最新版英伟达官方驱动下,会失去温控,即风扇不会调速,即使高负载,风扇也处于停转或者怠速状态,直至GPU过热黑屏死机。
原版vBIOS更新驱动后,GPU-Z中的功率传感器和风扇传感器全部消失,采用各种风扇调速软件也无法手动控制风扇转速。
一种方法是回退到545.92之前的驱动,在老版本驱动下,一切正常。
另一种是刷KFA2的vBIOS,然后重新安装驱动,重启之后可以正常使用。
最近更新TrueNAS的APP时发现,在更新完成后,会弹出”[EFAULT] Failed ‘up’ action for ‘xxx’ app. Please check /var/log/app_lifecycle.log for more details的报错。
这其实是网络问题。尽管显示的下载进度已经完成,但似乎还有什么下载任务没有在预期时间内完成,随即系统便开始尝试部署APP就导致了错误。
只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尝试手动部署APP就可以了。等待时间也许和APP的文件大小有关,像ddns-updater这种轻量应用我只等了10分钟,但Emby就等了很久很久。
如果等了一晚上也无法部署成功,那可能需要试试更改代理,或者研究一下是不是其他问题了。
更新:
看了下日志,基本都是registry-1.docker.io通信异常,尝试换源和代理都没用。有些app等待一段时间后会好,但是gitea的app三天了也启动不了,实在没办法尝试系统更新到25.04,过了半天时间终于启动了。
现在TrueNAS的社区版本版本稳定性实在是太差了,技术栈变来变去,每次更新后都会出现app兼容问题,建议没有需求不要追TrueNAS的更新,已经沦为实验品了。
该车采用锰酸锂电池,日历寿命较差,10年车龄普遍剩余容量在70%以下,即仪表盘SOH掉三格。电池健康度下降时,不仅容量会减少,电池的内阻也会不断增大。增大的内阻意味着更差的放电性能,以及在大电流充放电时更高的发热。高内阻会显著降低快充功率,并使高速能耗剧增,电池温度往往会处于高位。
好在晨风的电池一致性及BMS均衡设计都比较优秀,不会出现明显影响使用的单体压差问题,所有单体的容量在经过10年的衰减后,依旧相对一致。
锂电池的衰减是不可逆的,想要恢复容量及性能,仅有的办法就是更换电池包或电芯。
更换电池包的方案主要采用纯电轩逸拆车40kWh三元锂电池包,由于纯电轩逸魔改自海外二代凌风(ZE1),其电池沿用了一代凌风电池包的外部尺寸和接口,并且同样采用96串设计,具有近似的通信协议,只需要在电池包与车辆的CAN通信中间进行桥接,稍微篡改一些数据包,即可实现完美兼容。该CAN Bridge的硬件及源代码已经开源,比较成熟。
但由于凌风的电池包全系采用被动散热,在夏季连续用车场景下,电池温度可能会很高,这严重影响电池寿命,并且许多纯电轩逸的被用作网约车,电池循环次数巨大,这导致拆车轩逸电池的剩余寿命成了未知数。尽管LeafSpy会给出较高的SOH,但是内部的电芯很有可能已经出现了鼓包。
另一种更换电芯的方案则是将原有的锰酸锂电芯全部拆除,装入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大单体三元锂电芯。大单体电池的外观尺寸和结构与原有的电芯差别很大,所以需要使用新的方法连接极片和布线。同时,晨风的BMS对于电池的放电量是有限制的,尽管更换了40kWh甚至60kWh的电芯,在BMS的控制下,满电后也只能放出24kWh的电量。
为了解除BMS的放电量限制,一种方案是采用更为暴力的CAN Bridge篡改BMS向车身电脑发送的电池SOC数据,使车身电脑收到的SOC持续大于0%,直至电池电压达到放电截止电压。这种方案虽然解决了BMS中SOC归零后无法继续放电的问题,但是也使BMS中的诸多与SOC相关的Maps无法发挥作用,放电性能和安全性存疑。并且由于放电超过24kWh之后SOC的估计来源于电池电压,但电池电压会随着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充放电而剧烈波动,所以仪表中显示的剩余里程和SOC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波动及偏差。该类CAN Bridge的代码比较简单,但似乎市场上在售的设备的代码不尽相同,可靠性十分堪忧。
另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方案是直接通过逆向工程修改BMS的程序。这种方案在获取到BMS的二进制文件后,通过逆向工程对文件内的二维、三位Maps进行修改,以解除BMS放电限制,并能自定义不同温度、SOC下的充放电电流。这个过程与发动机ECU的破解过程很相似,可以借鉴很多刷ECU的方法和工具。虽然说起来容易,但是市面上能够提供该服务的只有一个俄罗斯人,并且价格很高,需要将BMS邮寄后刷写。国内有电池升级厂商也提供修改后的BMS,疑似采用了俄罗斯人的方案。
总结来说,晨风电池升级尚没有一个完美的方案,有待进一步发展。
作为一款纯电车型,晨风需要定期保养的项目较少。
首先是空调滤芯,可以每2万公里更换一次。晨风的空调滤芯位置与轩逸类似,在副驾驶脚下,手套箱侧面。滤芯拆卸口小于滤芯的尺寸,所以拆装滤芯都需要对滤芯进行折叠才能置入。
其次是12v小电瓶,据说小电瓶容量下降可能会导致电压不足出现奇怪的故障,建议8年更换一次。
变速箱油是高里程必换的,我尝试更换的多辆车中的变速箱油都有明显的金属碎屑,建议6-8万公里更换,应采用低粘度的变速箱油,需要满足日产Matic S标准。我采用Kendall VERSATRANS LV,每辆车需要大概1.25L。
该车的减震器大概10万多公里就有更换的必要,在16万公里的车上拆下来的减震器有明显的流通阀故障。
【未完待续】
虽然海盗船HX系列的防浪涌部分是NTC热敏电阻+继电器的结构,但是似乎热敏电阻质量不太好,或者选型有问题(常温阻值太小,承载的电流过大)。
当热敏电阻损坏短路后,其防浪涌功能失去作用,这将导致接通电源时,电容充电出现巨大的浪涌电流,上电瞬间往往伴随着火花和爆炸声。同时,这种浪涌可能会对电源内部的电路造成损坏,所以应当尽快更换NTC热敏电阻,或者避免电源断开交流电。
根据外网的两篇评测1、评测2,HX1200在230VAC的输入下,浪涌电流约为47A,而在115V输入下,浪涌电流约为27.7A。根据计算,其原装NTC热敏电阻估计为5Ω。
这么小的热敏电阻可能是为了兼容115V低电压场景,通过更低的常温电阻来减少上电准备时间,但是在国内220V的条件下,加大一点应该没问题。
在网上查到常州兴勤电子的SCK系列NTC热敏电阻的数据表,检索发现其推荐在后部电容1500μF时,采用SCK30系列(直径30mm),0W电阻值为10Ω的型号为SCK30100,该款热敏电阻的最大稳态电流达到10A,也就是说即使在没有继电器的情况下,该热敏电阻应付满载的HX1200也绰绰有余了。
等待后续到货拆解更换。
更新:
更换热敏电阻后故障消除。原机的热敏电阻为SCK154,本次维修直接使用了30100电阻,虽然常温电阻小5Ω,但是上电过程并没有什么异常。拆焊与重新安装热敏电阻强烈推荐使用有铅焊锡降低原有无铅锡的熔点后,采用热风枪加热拆焊,机器的电路板散热能力非常强,单纯使用电烙铁较难拆卸。
后续:
突然想到,之所以热敏电阻坏掉,会不会是继电器坏了,导致理应通过继电器短接的电流被迫流经热敏电阻,导致热敏电阻过载炸裂。。。
首先,下载acme.sh;
curl https://get.acme.sh | sh
#如果无法访问github,则使用国内源
git clone https://gitee.com/neilpang/acme.sh.git
cd acme.sh
./acme.sh --install
然后申请证书:
/root/.acme.sh/acme.sh --issue -d mydomain.com -d www.mydomain.com --webroot /home/wwwroot/mydomain.com/ --email me@example.com
如果只有一个域名,则可以删掉第二个-d www.maydomain.com,–webroot更改为nginx的web服务根目录。新的acme.sh脚本采用zerossl,而不是原来的let’s encrypt,如果想要使用原来的ssl服务商,则在指令后面添加”–server letsencrypt”参数。
最后将申请到的证书导出到生产目录,并设置自动重载Nginx的指令。
/root/.acme.sh/acme.sh --installcert -d mydomain.com --key-file /etc/nginx/ssl/mydomain.key --fullchain-file /etc/nginx/ssl/mydomain.pem --reloadcmd "service nginx force-reload"
nginx.conf中的ssl证书改为导出的文件即可。
新版本的TrueNAS SCALE放弃了原来的K3S方案,转而采用基本的Docker服务。
默认状态下,TrueNAS在升级后会自动运行迁移脚本,但是由于网络连接问题,这个迁移大概率会失败,因为无法访问到DockerHub的官方registry。
首先这个问题可以在升级前,进入TrueNAS的Web管理页面,网络→全局配置→HTTP代理,设置正确的境外代理,即可访问官方registry。
如果已经升级了,可以在按照前述步骤添加了代理后,在命令行中运行TrueNAS官方提供的手动迁移脚本:”midclt call -job k8s_to_docker.migrate poolname”,其中poolname需要替换成你的池名称。
有时,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尽管采用了代理,但是在访问官方镜像时,会出现”Client.Timeout exceeded while awaiting headers”之类的网络连接错误,那么就需要尝试使用registry镜像了。
TrueNAS SCALE添加registry镜像的方法和一般Linux发行版没什么区别。即修改/etc/docker/daemon.json配置文件。
在该文件中的{}中添加:”registry-mirrors”: [“registry-mirror-url”],其中registry-mirror-url即为镜像地址,需要注意该地址需要添加https://或http://前缀。修改daemon.json文件应当符合JSON格式。
修改完成后在命令行执行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和sudo systemctl docker restart,并重新尝试迁移脚本或在应用页面尝试启动应用即可。
当前DDOS攻击频发,一般服务器只需几十G的流量即可使服务器路由进入黑洞,但使用云服务提供商原生的防护服务价格极为高昂,所以尝试使用更为廉价的第三方CDN做抵御DDOS攻击。
因为流量成本差异,境内的CDN流量相对较贵,大约0.3-0.4元/G,并且必须要实名+网站已备案,如果没有需求,可以采用境外的CDN。
在此选用又拍云的CDN服务,新人赠送61元代金券,流量价格0.29元/G。
操作流程很简单,但是途中可能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BUG。
1. 因为CDN本身具有缓存能力,服务器的负载将显著下降,WordPress的缓存插件可以禁用。
2. 由于WordPress似乎存在HTTPS中使用HTTP资源的问题,尤其是采用了多级转发的情况下。这可能是由于WordPress本地检测是否采用HTTPS时出错,明明已经启用了HTTPS,但WordPress误认为仍采用HTTP,于是PHP解析出的HTML代码里采用了”http://”开头的资源,导致浏览器因为”MixContent”,将其Block,进而使页面在加载时失去JS和CSS资源。 有两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是使用”SSL 不安全内容修复器”插件,强制WordPress使用HTTPS,另一个是在/wp-content/themes/yourtheme/header.php中的<header>标签下添加:
<meta http-equiv="Content-Security-Policy" content="upgrade-insecure-requests">
该标签可以强制使浏览器将HTTP内容升级为HTTPS内容。
3. CDN的某些设置会导致基于GET的请求失效,这将导致采用AJAX的WordPress后台出现许多页面无法打开。因为域名”?“后的标签会在CDN中转的过程中可能会被丢弃,WordPress服务器接收到的请求中没有任何标签,就会给前端发送”0“响应,最终导致前端无法正常显示页面(白屏)。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在CDN设置中,将”参数跟随“调整为”全程跟随“,这会降低CDN缓存的命中率,但是能够避免动态页面的失效。
4. CDN的可以设置多个回源IP。
5. 配置CDN并配置缓存后,WordPress本地的统计插件无法准确统计访问情况。
6. 应当禁止缓存”wp-admin/*”,以防止管理页面出错。
7. 又拍云支持免费的Let’s encrypt证书。
8. 建议开启Referer防盗链。
9. 不要暴露服务器的真实IP,否则攻击者很有可能绕过CDN直接对服务器发起攻击。
本次配置DNS over HTTPS采用Ubuntu 20系统,需要安装dns-over-https和nginx
首先是dns-over-https的安装,在此使用在服务器编译安装的方法:
//安装golang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golang-1.22
//为go配置bash
sudo vim ~/.bashrc
//在文件末尾添加并:wq保存:
export PATH=$PATH:/usr/lib/go-1.22/bin
//应用新的bash配置文件
source ~/.bashrc
//更换go的代理(可选的)
go env -w GOPROXY=https://goproxy.cn
//清理go mod缓存(可选的)
go clean -modcache && go mod tidy
//安装git(可选的)
sudo apt install git
//克隆dns-over-https源代码并进入目录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m13253/dns-over-https.git
cd dns-over-https
//编译并安装
make
sudo make install
//编辑dns-over-https配置文件并:wq保存
sudo vim /etc/dns-over-https/doh-server.conf
/*
在配置文件中,需要注意的是listen的端口,在此使用默认的8053端口;
此外还有http的路径,在此使用默认的"/dns-query";
需要修改的是upstream地址,即doh的上游服务器地址,在此使用"udp:127.0.0.53:53"(即Linux内建的DNS缓存,地址前端必须添加"udp:"前缀)。
特别的是,由于构建本DoH服务器的主要目的是规避DNS污染,而不是防追踪,所以Ubuntu系统的DNS上游直接采用了阿里云提供的内网DNS服务器,以最优化响应速率和稳定性。
*/
//启动doh-server并检查运行状态
sudo systemctl start doh-server
sudo systemctl status doh-server.service
//安装nginx
apt install nginx
//配置nginx.conf并:wq保存
sudo vim /etc/nginx/nginx.conf
关于nginx.conf的配置,在此详细描述。本次搭建的DoH服务与Web服务共生,虽然二者都采用443端口进行HTTPS通信,但可以通过路径做区分。
首先,在http块中添加转发上游:
upstream dns-backend {
server 127.0.0.1:8053;
}
接着配置server做转发,在已经可以访问的server块(即已经配置好ssl和文件路径等的web server)中添加:
location /dns-query {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proxy_set_header Host $http_host;
proxy_set_header X-NginX-Proxy true;
proxy_http_version 1.1;
proxy_set_header Upgrade $http_upgrade;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Proto $scheme;
proxy_read_timeout 86400;
proxy_pass http://dns-backend/dns-query ;
}
关于nginx的ssl的配置及ssl证书的签发,在本文就不多讲解了,可自行了解。也可查看结尾的参考教程。
配置完成后,启动nginx即可:
sudo service nginx start
之后可以在设备上测试DoH解析,最终的地址为:https://yourdomain.com/dns-query
参考:
有时AC中会出现“CAPWAP tunnel to AP Name went down. Reason: AP was reset due to inconsistent local and reported radio statistics.”警告,出现警告后AP即会重启,造成服务中断,且情况周而复始。
这可能是由于AP软件版本与AC版本不匹配造成的。
但有时AC并不会主动更新AP的软件版本(即使打开软件升级选项也是如此,原因未知),需要手动提取AC中的AP软件IPE文件,并导入AP中手动升级。
按照正常程序为AP配置好Telnet后,使用Telnet连接AP出现“Session stopped”;
直接使用Console线连接后,重复出现“Press ENTER to get started.”,但按回车间无法进入管理界面。
这是由于AP自动连接AC后仅用了管理CLI,需要进入AC配置开放:
[AC]probe
[AC]wlan ap-execute all exec-console enable
使用H3C的FTP客户端需要注意关闭Passive模式,并且第一次输入命令会提示密码错误,必须重新用user登录一遍。
[AP]ftp
ftp> passsive
ftp> user ap
ftp> get wa5300.ipe
ftp> quit
[AP]boot-loader file flash:/wa5300.ipe main
[AP]reboot
在PowerShell中输入指令:
w32tm /stripchart /computer:10.99.0.1
本文以MSR2600-10-X1为例,采用v7系统,公网为中国联通家庭宽带(带有动态公网IP与IPv6,已改桥接)。
dialer-group 1 rule ip permit
#
ipv6 dhcp pool v6 //创建DHCPv6无状态地址池
option-group 1 //引用DHCPv6选项组1中的信息(见Dialer接口中的相关命令)
#
interface Dialer0 //PPPoE拨号接口
mtu 1492
ppp chap password simple pwd
ppp chap user usr
ppp ipcp dns admit-any
ppp ipcp dns request
ppp pap local-user usr password simple pwd
dialer bundle enable
dialer-group 1
dialer timer idle 0
dialer timer autodial 60
ip address ppp-negotiate
tcp mss 1452
nat outbound
ipv6 address auto //无状态自动配置IPv6(全球单播)地址
ipv6 address auto link-local //设置IPv6链路本地地址
ipv6 dhcp client pd 1 rapid-commit option-group 1 //通过DHCPv6 PD向ISP请求前缀。pd 1指将获得的前缀分配为前缀编号1;option-group 1指将DHCPv6下发的其他选项(如DNS地址)指派到本地的选项组(option-group);rapid-commit指优先使用DHCPv6快速交互(rapid commit)模式。
#
interface Vlan-interface1 //第一个内网(比如是内部员工或家庭成员使用)
ip address 192.168.8.1 255.255.255.0
ipv6 mtu 1280 //H3C V7版本暂不支持ipv6 tcp mss,只能尽量减小MTU(此mtu设置会通过RA通告给“内网”的终端)。
ipv6 dhcp select server //指定接口工作在DHCPv6服务器模式
ipv6 dhcp server apply pool stateless //引用DHCPv6无状态地址池
ipv6 address 1 ::1/64 //引用前缀编号1中的前缀,接口主机位设置为::1,前缀长度设置为/64(从运营商获得的委派前缀长度可能为/60)
ipv6 nd autoconfig other-flag //指示客户端使用DHCPv6获取IPv6地址之外的其他配置(如DNS)
undo ipv6 nd ra halt //允许在此接口上发送RA
ipv6 nd ra interval 60 10 //RA的最大发送间隔和最小发送间隔(在最大和最小之间随机选择时机)
ipv6 nd ra invalid-delegated-prefix advertise enable //被委派前缀失效时发送RA,向内网终端宣告前缀失效(修订本文时新增的命令,对于无线一体化产品2020年9月的R5435P02版本开始支持,对于路由器产品2024年5月的R6749P2102版本开始支持)
ipv6 nd ra dns server 240C::6666 sequence 0 //使用RA RDNSS通告DNS服务器,以兼容不支持DHCPv6的客户端
ipv6 nd ra dns server 240C::6644 sequence 1 //使用RA RDNSS通告备用DNS服务器
#
interface Vlan-interface200 //第二个内网(比如给来宾、访客使用)
ip address 192.168.9.1 255.255.255.0
ipv6 mtu 1280
ipv6 dhcp select server
ipv6 dhcp server apply pool stateless
ipv6 address 1 ::1:0:0:0:1/64 //运营商委派的前缀长度为/60。出于管理需要,让vlan200下终端获取的IPv6地址与vlan1下的相区别,在此设置接口的主机位为::1:0:0:0:1,前缀长度仍为/64
ipv6 nd autoconfig other-flag
undo ipv6 nd ra halt //允许在此接口上发送RA
ipv6 nd ra interval 60 10
ipv6 nd ra invalid-delegated-prefix advertise enable
ipv6 nd ra dns server 240C::6666 sequence 0
ipv6 nd ra dns server 240C::6644 sequence 1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5 //拨号绑定的物理接口
port link-mode route
undo lldp enable
undo dhcp select server
pppoe-client dial-bundle-number 5
#
ip route-static 0.0.0.0 0 Dialer5
ipv6 route-static :: 0 Dialer5 //IPv6默认路由
一些可能的优化指令:
ip redirects enable
ip unreachables enable
ip ttl-expires enable
#
ipv6 reassemble local enable
配置好pki证书和域之后,绑定SSL服务策略后无法在443端口启动HTTPS服务,具体采用的指令如下:
//配置SSL服务器端策略myssl,绑定PKI域
ssl server-policy myssl
pki-domain 1
//停止HTTP和HTTPS服务
no ip http enable
no ip https enable
//绑定HTTPS的SSL服务端策略
ip https ssl-server-policy myssl
//启动HTTP和HTTPS服务
ip http enable
此时报错:
Failed to enable HTTP server.
可以采用命令检查是否有业务占用了443端口
dis tcp
dis udp
undo autodeploy url enable
undo netconf soap https enable
undo restful https enable
之后再尝试启动HTTP服务。
本文介绍2008-2012年款,采用2.0L自然吸气发动机(EW10A)的雪铁龙世嘉5速手动变速箱(5MT)车型的维护、修理、改装及使用技巧。
EW10A发动机易发顿挫、不平顺故障,且时常不触发行车电脑故障码,以下列举可能的故障原因及注意事项。
该款发动机还时常伴有渗油、漏油的情况,以下列举常见漏油点:
该车变速箱换档手感较差,时常出现倒档挂不上的情况,更换换档拉线可改善。
不建议更换第三方快排,由于其挂档后拉线位置与原厂不同,易损坏变速箱同步器。
定速巡航系统会出现不停闪烁、无法启用的情况时,应检查离合器踏板传感器及刹车踏板传感器是否工作正常。
该车根据年款、配置,主要有以下几款CD机(不考虑导航大屏款):
需要注意的是,要连接RD45的蓝牙,必须要升级2013年后生产的新版小黄屏才能配对(配件号9006824580-00)。配对后可使用原来的小黄屏,虽然流媒体蓝牙仍可用,但会出现显示错误。
另外更换CD机后,必须要用维修电脑修改CD机中设置的VIN码,否则会有不断的“滴滴”报警声。必要时,还需要开通相应功能。配置时,可能需要选择装配新型号CD机的车型来修改,世嘉的诊断目录中没有修改VIN选项或无法修改。
世嘉的原装钥匙外壳易老化破损,可直接移植电路板到标致的钥匙壳中。
钥匙电路板上的射频芯片偶发故障。
有时不定时锁定车辆或解锁车辆、拉开车门触发报警,可能是钥匙按键失灵,可用酒精浸泡清洁,或更换按键。
感觉刹车力度偏软时,可更换高摩擦系数(f>0.4)的刹车片。
如果ABS故障灯亮起,应检查ABS传感器(车速传感器)。
世嘉的前挡风玻璃下的集雨板容易因为老化而下沉、开裂,可以加装集雨板支架提供支撑。更换集雨板时,还应购买对应的胶条。
车门限位器易出现失效、异响。
主驾驶车窗按键易失灵。
尾门的微动开关与锁块偶发故障,在高温或低温下会失灵,通过拍打和下压有几率恢复。
关门质感很差可考虑更换车门密封胶条。
世嘉前减震弹簧可能由于涂层破损而发生锈蚀,导致强度下降最终发生断裂,该问题已于2024年发出召回。
世嘉配套减震器品牌主要有淅川、蒙诺、萨克斯和倍世登。其中淅川为原厂配套;蒙诺有万里路、倍骋和纵千山(替代倍骋)系列;萨克斯为采埃孚旗下;而倍世登虽然价格高,但与原车参数不甚相符,表现并不优秀。
前羊角上的球头更换较为困难。
由于世嘉的空调滤芯位于发动机舱内,更换时应注意避免落叶落入风道。
世嘉的原厂空调压缩机为6缸,若想要更好的制冷效果,可改装7缸压缩机。
如果中控屏幕显示的温度错误,并且夏季空调不制冷,有可能是位于右侧后视镜的温度传感器坏了。也有可能是传感器线束问题。
使用Rufus制作的Windows2000安装U盘,安装过程中显示“安装程序无法找到最终用户许可协议(EULA)”(英文版为”Setup cannot find end user licensing agreement EULA”)。
该问题是由安装程序无法找到i386文件夹位置导致的。
要解决该问题,需要使用较早版本的Rufus(如3.x),并在制作安装U盘时勾选“使用 Rufus MBR 配合 BIOS ID”选项。
按序测试”0x80″、”0x81″….,直至安装程序正常运行。
(测试的ID与硬盘有关,如果电脑上只接入了一个U盘和一个硬盘,理论上正确的ID要么是0x80,要么是0x81,如果有3个或更多存储设备,则依次类推)。
如果安装完成进入系统后,出现找不到“NT5INF.CAT”及其他文件,可能也是因为文件目录问题,可尝试修改原地址”C:\i386“为”D:\i386“。